臭氧發生器是一種用于制取臭氧氣體(O?)的裝置,是臭氧生產系統的核心設備1. 以下是關于臭氧發生器的詳細介紹:
-
高壓放電式:利用一定頻率的高壓電流制造高壓電暈電場,使電場內或電場周圍的氧分子發生電化學反應,從而制造臭氧。其中,按高壓電頻率可劃分為工頻(50-60Hz)、中頻(400-1000Hz)和高頻(>1000Hz)三種,目前工頻發生器因體積大、功耗高等缺點已基本退出市場,中、高頻發生器因其體積小、功耗低、臭氧產量大等優點成為常用產品;按使用的氣體原料劃分,又有氧氣型和空氣型兩種,氧氣型通常由氧氣瓶或制氧機供應氧氣,空氣型則使用潔凈干燥的壓縮空氣作為原料,由于空氣中氧氣含量僅 21%,所以空氣型發生器產生的臭氧濃度相對較低.
-
紫外線照射式:通過紫外線照射氧氣,使氧分子分解并重新組合生成臭氧。這種方式產生臭氧的效率相對較低,產量較小,但設備結構簡單,運行成本較低,適用于一些對臭氧產量要求不高的小型應用場景,如小型水族箱、實驗室等 。
-
電解式:通過電解水產生臭氧。該方法可以得到高純度的臭氧,但由于電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,且設備的維護成本較高,因此電解式臭氧發生器的應用范圍相對較窄,一般用于對臭氧純度要求極高的特殊場合,如一些高端的醫療、科研等領域
-
按冷卻方式劃分:有水冷型和風冷型。臭氧發生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熱能,需要冷卻,否則臭氧會因高溫而邊產生邊分解。水冷型發生器冷卻效果好,工作穩定,臭氧無衰減,并能長時間連續工作,但結構復雜,成本稍高;風冷型冷卻效果不夠理想,臭氧衰減明顯,一般只用于臭氧產量較小的中低檔臭氧發生器.
-
按介電材料劃分:常見的有石英管、陶瓷板、陶瓷管、玻璃管和搪瓷管等幾種類型。玻璃介電體成本低、性能穩,是人工制造臭氧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,但機械強度差;陶瓷和玻璃類似,但陶瓷不宜加工,在大型臭氧機中使用受到限制;搪瓷是一種新型介電材料,介質和電極于一體,機械強度高、可精密加工精度較高,在大中型臭氧發生器中廣泛使用,但制造成本較高.
-
按臭氧發生器結構劃分:有介質阻擋放電式(密閉式)和開放式兩種.
-
按臭氧發生器放電室結構劃分:主要有管式和板式兩種
-
殺菌消毒: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,能夠破壞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膜,使其失去活性,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。可用于醫院、食品加工廠、餐廳、學校等場所的空氣消毒、物品表面消毒以及水處理中的殺菌等135.
-
空氣凈化:能與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甲醛、苯、氨等發生化學反應,將其分解為無害物質,同時還可以去除空氣中的異味,如霉味、煙味等,有效改善空氣質量,可應用于家庭、辦公室、會議室、娛樂場所等
-
水處理:對水中的細菌、病毒、有機物等進行氧化分解,去除水中的余氯、重金屬離子,降低水中的化學需氧量(COD)和生化需氧量(BOD),還可以用于游泳池水、飲用水、工業廢水等的處理,提高水質
-
食品保鮮:可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,延緩其成熟和衰老過程,同時殺滅果蔬表面的細菌和霉菌,延長果蔬的保鮮期。此外,在肉類、海鮮等食品的保鮮和儲存過程中,臭氧發生器也能起到殺菌、除臭、保鮮的作用
-
工業氧化:在化工、制藥、印染等工業領域,臭氧可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參與各種化學反應,用于氧化有機化合物、降解污染物、提高產品質量等12.
-
臭氧濃度:通常按質量比和體積比來表示,常用單位有 mg/L、mg/m3、g/m3、ppm 等。臭氧濃度是衡量臭氧發生器技術含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標,同等工況條件下,臭氧輸出濃度越高,其品質度越高,不同的應用場景對臭氧濃度有不同的要求
-
臭氧產量:指臭氧發生器單位時間內臭氧的產出量,通常使用 mg/h、g/h、kg/h 等單位表示。臭氧產量的大小取決于臭氧發生器的規格、型號以及工作條件等因素,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產量的臭氧發生器
-
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正確操作,包括正確安裝、連接電源、調節參數等
-
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,如電極是否老化、介電體是否損壞、冷卻系統是否正常等,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臭氧濃度不超過安全標準
-
使用時應保持通風良好,避免在密閉空間中長時間使用臭氧發生器,防止臭氧濃度過高對人體造成危害
-
避免在臭氧環境中使用易受氧化的物品,如塑料、橡膠、紙張等,以免造成物品的損壞